媒体鞍师
《鞍山日报》刊发我校驻村干部先进事迹
满怀为民情 坚守扶贫梦
——记岫岩满族自治县石灰窑镇李家堡村第一书记刘长友
来源:《鞍山日报》(2019年4月9日第2版)【爱国情 奋斗者】
2019年,岫岩满族自治县石灰窑镇李家堡村第一书记、鞍师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刘长友开始了自己驻村的第四年工作。他信心满满地说:“今年食用菌小区要建烘干、菌棒生产车间和气调库,村里还将引导村民种植中草药、发展柞蚕。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李家堡村一定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谈起村里情况,刘长友了如指掌,在驻村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为村民们办了不少实事:近5公里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修广场改善村容村貌,帮危房户建新房,让村里的水毁河堤逐步得到修复,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驻村期间,刘长友把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为了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全村党员的思想觉悟,刘长友组织村两委班子和全村党员召开以“党员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党员的神圣使命”为主题的专题党课。联系鞍山师范学院团委大学生宣讲团,利用暑期来到村里,为村两委班子和全村党员进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讲。
摆脱贫困,归根到底要靠产业带动。经过深入考察之后,刘长友认为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种植是个不错的项目。有了想法后,他连续多天前往县、市两级主管单位跟踪申请的落实情况,最终,占地60亩的食用菌小区建成了,预计每年能为种植户带来100余万元的收入,村集体收入20万元。“百姓的事就是我们扶贫工作队的事,要时刻将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刘长友把这句话写在工作日记中,也把它时刻记在自己的心上。三年来,刘长友及队友掏个人腰包3万余元为李家堡老百姓办实事好事,多次开车带患重病的村民到附近的大医院寻医问药,住院治疗;积极帮助他们落实有关政策,报销有关费用;帮助村民找工作、找项目;对急需救济的困难户,无偿捐款捐物。
精准扶贫工作队的工作得到鞍山师范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校先后投入资金70万元,陆续用于李家堡村食用菌项目建设、帮助贫困户危房改造、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上产业项目、临时救助等。三年时间里,在鞍师精准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李家堡村39户建档贫困户中有30户已脱贫,7户已具备脱贫条件。
以党建为引领 激活乡村振兴
——记台安县韭菜台镇杨塘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汝春雷
来源:《鞍山日报》(2019年4月11日第2版)【爱国情 奋斗者】
以党建为引 激活乡村振兴全村共有党员53人,65岁以上老党员23人,占43%,其余党员多数在外务工,组织生活基本空白......”到村第一天,驻台安县韭菜台镇杨塘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鞍山师范学院治安科科长汝春雷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汝春雷深知,农村党员是农村党组织的“干细胞”,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脱贫要以党建为引领,想要村里脱贫,首先就应该从党建抓起!合上记录本,汝春雷决心要带领村党总支走出困境,更要以党建为引领,为乡村振兴引来“活水”。
为了将全村党员集聚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商村务,共谋发展,汝春雷建立了“杨塘村党总支微信群”、“杨塘党建平台”微信公众号。全村党员都加入群里,关注了公众号。利用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发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等学习材料,全村党员第一时间学习到最新党建知识,掌握党建最新动态。
义务清理河渠及路边垃圾,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专题学习,慰问老党员,送党建书刊上门,多次邀请鞍山师范学院“青竹”大学生理论宣讲团进村开展理论宣讲和座谈交流活动......杨塘村党建信息平台的构建很快收到成效,一系列党建活动的开展,大大提升了村党总支的向心力、凝聚力。在汝春雷的带动下,参加“三会一课”的党员,从开始时的五六个人增加到现在的四十多人,92岁的省劳模蔡久珍和89岁的高秀峰两位老党员,每次也主动按时的参加活动,为村基层党建出力献策。
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汝春雷起早贪黑,蹲地头、进大棚、坐炕头,挨家挨户了解全村549户2015人的基本情况,一字一句记问题,逐字逐句讲政策。回到住处,第一时间进行梳理,并迅速制定方案。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汝春雷得到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大力支持,30多个系列、近四百本期刊书籍被送到村民手中,切实解决了村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为了全面推进杨塘村群防群治组织建设的健康发展,汝春雷专门组织本村治安积极分子和志愿者,成立治安联防队,邻里守望、互防联动、协作共防、覆盖村民小组的群防机制逐步形成,全村的治安环境大大好转。
为加快杨塘村乡村振兴步伐,汝春雷专门邀请来自辽宁军人实业集团的多名企业家,到村里实地考察调研,对相关项目进行帮扶指导,并对杨塘村现有的设施农业、水稻养殖、河蟹养殖等项目村企合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主动联系招生就业相关专家,为农村学子制定学业发展规划;找来财政方面专家,为农村发展建设指导把脉;汝春雷还走进养殖户家里,商讨如何拓宽产品销路,帮助河蟹养殖户打开外地市场;利用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平台为种植户建立大米销售渠道,并着力打造本村大米品牌,为杨塘村的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