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鞍师新闻» 行走的历史课堂:鞍师学子走读三晋大地,感受华夏文明!

鞍师新闻

行走的历史课堂:鞍师学子走读三晋大地,感受华夏文明!

本学期,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历史学专业2209班35名同学在邹方红、信丹娜老师带领下,踏上了山西历史文化与抗战遗迹考察之旅,用十余天的时间,将历史课堂从教室书桌延伸至华夏文明的源头之地,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共振”。


573e88a7feca4e549321693da2dba9b7.png


在临汾尧庙,同学们直面“文明始祖”的庄严,感受早期农耕文明的痕迹;陶寺遗址,实证蟠龙龙纹陶盘的考古价值,让课本中的“五千年文明”可触可感,加深了对“最初中国”涵义的深刻理解;洪洞大槐树下,明代移民史与根祖文化变得更加鲜活,成为理解民族精神纽带的生动教材;平遥古城里,同学们置身于明清“华尔街”,亲身体验晋商文化的独特魅力。太原晋祠中,古代祭祀文化与宋代建筑的精妙充分展示,鱼沼飞梁、圣母殿彩塑无不诉说着匠人智慧与艺术巅峰。


11286d76e6ca41b58fdce569a7e61a56.jpg


太行山深处,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生锈的电报机、泛黄的地图,勾勒出烽火岁月的轮廓。“朱总司令就在这张地图前指挥作战。” 邹方红老师的讲述,让同学们仿佛亲临军民共抗外敌的壮举时刻。百团大战纪念馆的武器、“太行奶娘”的事迹展,让勾雪同学为之动容:“和平从来不是偶然,是先辈用热血换来的。”


c9449e4f9fba4584a0b85aabab785d52.png


雁门关的雄关漫道,见证了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碰撞与融合。大同博物馆的北魏漆画屏风、华严寺辽金建筑的精妙、悬空寺三教合一的奇观、应县木塔的千年屹立,以及云冈石窟汇聚中西的艺术瑰宝,都生动诠释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特质。


7e4b9e7331e64033bd5feec19273724d.png


这是一堂“行走的历史课”,同学们在实践中触摸到了精神与文化的温度,深化了家国情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与文明传承之旅。